教案 百分网手机站

《再见了亲人》的课堂教案设计

时间:2020-06-24 14:50:06 教案 我要投稿

《再见了亲人》的课堂教案设计

  篇一: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14再见了亲人教案

《再见了亲人》的课堂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噩耗、刚强、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4.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

  教学难点:

  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开展读书活动,了解志愿军抗美援朝,英勇牺牲的战斗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发兴趣

  1.每个同学都在爱的海洋里成长,最关心你、与你最亲的人是谁?他们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

  这些有血缘关系、关系亲密、给了你无限帮助的人,我们都称之为“亲人”。

  2.我们中国人民与邻国的朝鲜人民跨越国界,并无血缘关系,可是当年,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却把朝鲜人民称为至亲至爱的亲人,分别时情真意切地说“再见了,亲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学习魏巍写的《再见了,亲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学生简介时代背景,教师作适当补充。

  二、初读感知大意

  1.提出初读要求: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词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中“亲人”指谁,想想他们的哪些事感动了你?

  2.学生初读课文,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反馈、交流

  (1)教师抽读生词,强调“妮”(ní)、“谊(yǐ)”、“耗”(hào)等生字读音,注意“噩”、“嫂”的写法。

  (2)学生汇报:课文中的“亲人”有——大娘、小金花、大嫂

  用课文的语句说出她们为志愿军战士所做的感人的事。

  三、品读感悟亲情

  1.是什么使不是亲人的两国人却比亲人还亲呢?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最使你感动的小故事,划出让你特别感动的内容,抓住词句说说体会,并把自己的体会用朗读表达出来。

  2.学生交流,抓重点词句感情亲情:

  (一)“志愿军与大娘”之情:

  (1)句子: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这真是雪中送炭哪!

  A.引导学生抓住“带着”、“顶着”、“冒着”、“穿过”等词语,想象当时这样做的危险和艰难,从而体会大娘为志愿军不顾生命危险的精神。

  B.抓住“雪中送炭”这个成语来体会,先理解字面意思,再理解成语的含义,接着联系句子具体谈谈这个成语“雪”、“炭”分别指什么,最后想象“雪”——志愿军当时的困境及困境会给他们带来的后果,从而进一步体会大娘想志愿军所想,急志愿军所急,为他们而将自己生命置之度外的品质。

  C.感情朗读:朝鲜大娘愿意为志愿军付出生命,给了志愿军及时的帮助,她把志愿军看成比自己还要重要的人,能不算“亲人”吗?读出你的感动吧!

  (2)句子: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您为了我们失去了惟一的亲人。

  A.引导学生抓住“惟一”、“丢”、“背”等词来体会,先理解“惟一”的`意思,再谈谈“惟一的亲人”对大娘意味着什么,接着体会大娘这一“丢”丢下的是什么,“背”起的又是什么,从而理解大娘对志愿军的感情胜过亲人。

  B.感情朗读:朝鲜大娘为救志愿军不顾最亲最爱的小孙孙,这能不算“亲人”吗?

  [这两句教学不一定按以上顺序,根据学情而定。学生还可能谈到大娘洗补衣服几夜不眠、大娘八年来像慈母般地关心战士们等情节让人感动,老师都要予以肯定。]

  (3)朗读比较,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师引:大娘为志愿军所做的一切,怎么能不感人呢?难怪志愿军对大娘说一一

  “这比山还高比没得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出示句子)

  A.请学生改成陈述句。

  B.比较两句话,哪句更能体现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深情?

  C.情境引读:

  师:在五次战役的时候,是大娘

  带着全村的妇女送打糕,所以——生接读 师:在敌机来的时候,大娘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而丢下了自己的小孙孙,所以——生接读

  [设计理念:比较反问和陈述的语气,指导朗读反问句的语调,采取不同形式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反问句,体会反问句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二)“志愿军与小金花”之情:

  (1)句子:你回来以后,焦急地等待着妈妈,可是……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

  A.引导学生抓住“把脚一跺”、“嘴角抽动两下”、“狠狠地说”等词句体会小金花内心失去妈妈的悲痛。

  B.感情朗读,演读。

  C.“妈妈牺牲不落泪”,可“跟志愿军告别却哭成泪人”,你感受到什么?

  D.再读句子。

  (2)朗读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方法同上)。

  (三)“志愿军与大嫂”之情:

  (1)句子: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

  A.可抓住三个“挖”来理解它们的不同背景,再想像这三个“挖”字背后,大嫂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挖的,从而理解大嫂不顾生命危险为战士们挖野菜的可贵品质,感人至深。

  B.感情朗读

  (2)朗读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方法同上)。

  3.朗读体会惜别深情

  (1)师引:现在志愿军就要同她们分别了,此时此刻,战士们是怎样抒发自己那依依惜别之情呢?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来读一读,想想怎样读出句子中的感情。(生自由读)

  (2)评读。(注意体会与大娘告别的不舍,对小金花的疼爱,对大嫂的不忍心。)

  4.感情朗读1-3自然段,升华情感

  (1)选择自己体会最深的一个自然段朗读,注意表达出志愿军的思想感情。

  (2)激情配乐朗读:

  A.在这分别的日子,当我们想到大娘为我们洗补衣服几夜没合眼,想到大娘为给我们送打糕累得昏倒在路旁,想到大娘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时,我们再也忍不住了,动情地对大娘说――(配乐齐读第一自然段)

  B.当我们看到泪流满面的小金花,想到她说要为妈妈报仇时的情景,禁不住对小金花说:――(配乐齐读第二自然段)

  C.当我们面对拄着双拐,背着孩子,走过崎岖的山路,送了我们几十里的大嫂,想到她为了给我们挖野菜而倒在血泊里的情景时,我们再也忍不住了,深情地对大嫂说――(配乐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抒情赞颂亲人

  1.前来送行的人只有三个吗?课文为什么只写这三个人呢?

  2.这三个人代表着千千万万的朝鲜人民。光她们三个就为志愿军战士做了那么多的事,付出了那么多的血汗,可想而知,当年的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付出了

  多少代价,怎么不令人感动呢?说出你们的感动,说出心中的赞扬,最好能合适地选用反问句。

  [设计意图:情感喷涌时,让学生适时地抒发,并尝试用反问句来表达情感,既能让学生抒发自己对朝鲜人民的赞美之情,又加强学生对反问句表达效果的认识。]

  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第1-3自然段

  二、课内链接课外,仿写段落

  1.为了志愿军,朝鲜大娘、小金花、大嫂可以超越国籍,不顾惜自己的身体,不顾惜亲人的生命。她们为什么能为志愿军付出这样高的代价呢?能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吗?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读课文,体会无数志愿军战士也在朝鲜这片土地上洒下了鲜血,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两国人民的鲜血凝成的。]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故事?

  3.读《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片断(节选志愿军战士感人的故事),读后谈感想。

  4.师引:想一想,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请选择小金花、大娘、大嫂三者之中的人为角色,以她们的口吻,写一个片断,题目也是《再见了,亲人》,同样可以按“劝慰――叙事――抒情”的结构,用第二人称来写。

  5.交流评析。(评析可重点引导学生从事例描写是否感人,反问句运用是否恰当等方面展开)

  三、学习最后三个自然段

  1.战士即将启程,列车就要开动,两国人民捧着一颗颗赤诚的心向最亲最爱的人告别!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体会怎样才能读出这份感情。(学生个人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学生评读。

  (从理解“再”入手,理解句中表现的眷恋、依恋、留恋之情。“再看一眼”、“再停留片刻”,似乎列车再停留片刻,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亲人,也可以慰藉我们充满离愁的心。)

  篇二: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优秀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是架起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桥梁。语文教学的熏陶感染作用往往是隐性、长效和综合的,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整体建构的过程。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只有回到生活中才具有生命的活力。因而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整体感悟的机会,使语言文字和人文精神的锤炼融为一体。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从整体入手,把握文本的精神实质,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厚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学会运用语言是学生感悟语言规律和语言形式的关键。在积累、理解、体验和运用的过程中,采用以读促学的方式体会内涵,引导学生切实感悟。在有感情地朗读表达中,品味赏析重点句式,体会表达效果,并有意识地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带领学生初步了解叙事抒情散文,带给学生一种形散神聚的感性认识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再见了,亲人》是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这篇课文,人物形象鲜明,情感丰富强烈。教学中,要使学生被一个个感人的形象所打动,感受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本文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和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意。课文感情

  真挚强烈,叙事抒情相互交织,语言亲切感人,在表达方法上颇具特色。

  2.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在了解写作背景后,学生可大体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对人物形象有初步感知。本文情感浓烈,对于学生来说,中朝两国人民那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以及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学生不容易理解。此外,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情感是言语的生命。围绕教学目标,引领学生以言语为凭借,进行有深度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领悟文字隐含的丰富情感,使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心灵中有活力的生命元素。通过整体把握,细读理解,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经验对文本中的情感因素进行挖掘和解读,通过情境性练读、对比性朗读开展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语言和情感的同构共生

  4.技术准备:抗美援朝战争背景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5.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及对策:

  第一课时学习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梳理课文脉络,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借助课外资料,了解抗美援朝战争背景,感知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第二课时将着重细读文本,挖掘文中的情感因素,感悟人物形象,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与表达效果。

  三、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篇三: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3.学习文章叙事抒情相结合,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

  学重点】

  借助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创设情境

  1.课文中写到了哪些亲人?

  板书:大娘 小金花 大嫂 [代表朝鲜人民]

  2.从题目看,课文主要写什么内容?(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

  3.激情导入:走进文本,感受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

  (二)整体感知,梳理事件

  1.自由朗读1-3段,根据课文内容归纳志愿军战士在与朝鲜人民分别的时候,回忆了哪些事情?

  2.学法指导:在文中用“( )”将具体事情标出来,再反复读一读,结合表格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初步感知:从这些事件中你感受到什么?(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三)学习感悟,体会写法

  1.默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如果找3个同学来读,你们分一分,看怎么分最合适?

  2.小组练习读:送别的情景-往事的追忆-情感的抒发(现实-回忆-现实)

  3.像这样,再练习读一读第2、3自然段。

  4.思考:这三个自然段,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师生交流、归纳:并列关系;叙事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法;每一段最后的一个反问句,都强烈地表达了我们对朝鲜亲人的感激和不舍之情。

  5.小结:本文情感丰富,作者在抒写离别之情的时候,回忆一些典型的感人事件,将现实情景与往事结合,给人情真意切的感受

  6.提问:作者这样写,为了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7.指导批注:从书中找一找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写一写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8.师生对话:交流对本文思想内涵的理解。中朝两国人民的用鲜血与生命凝结了深厚的友谊,这种情感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志愿军为了帮助朝鲜抗击美国侵略者,在朝鲜的土地上浴血奋斗,不怕牺牲的国际主义精神感动着每一个人。

  (四)精品细读,推敲积累

  1.学生与文本对话: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这里的“代价”是指什么而言呢?

  (大娘失去了唯一亲人“小孙孙”;小金花失去了妈妈;大嫂失去了双腿)

  2.导语: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情景再次浮现,在送别的站台上,志愿军战士们都思绪万千。快,劝一劝大娘吧,劝她回去吧!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送别的情景。

  4.朗读指导: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大娘和志愿军之间深厚的情感?请你圈点出来,在朗读的时候注意突出表达这样的意思。

  A.大娘-称呼时亲切地、关爱的语气。

  B.一“丢”一“背”-感受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

  5.渲染气氛:八年的朝夕相处,多少个日日夜夜。大娘为了送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真是雪中送炭呀,读到这里你有什么体验?(大娘是冒着生命危险为志愿军送打糕的;志愿军战士饿着肚子在阵地上拼了三天三夜)为了救助伤员,她自己唯一的小孙孙被炸死,读到这里你又有什么体验?(大娘对志愿军怀着多么深厚的情谊)有了这样的体验,你想怎样来读?

  6.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交流、积累句式:

  (1)“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你认为在文中使用这样的句式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避免平铺直叙,更加强烈地抒发了依依惜别之情。)

  (2)文中还多处出现了这种句式,画下来,抄写一句你最喜欢的。

  8.学习指导:小金花是个刚强的孩子,今天与志愿军分别,她却落泪了;大嫂架着双拐送了几十里,还不愿离去。你又感悟到什么?带着你对朝鲜人民的敬意,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给同伴听。

  (五)直抒胸臆,升华情感

  1.创设情境:长鸣的汽笛催促我们就要与这片热土分别了。此时志愿军战士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朗读4-6自然段,理解他们的情感。

  2.读了这几个自然段,你觉得当时的场景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请以呼唤的方式,练习读一读,抒发志愿军战士的心声。

  3.示范朗读:两个“再”;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4.总结:中朝两国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愿这友谊之花永不凋谢!

【《再见了亲人》的课堂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2.java的课堂笔记

3.糖怎么不见了小班教案

4.最新《春天》教案设计

5.中班美术:《会变的手》教案设计

6.学校高效课堂的教学总结

7.数学课堂的教学总结

8.音乐课堂的教学总结

9.有关高效课堂的教学总结